导入数据...
绵阳市 “三强化三坚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1-11-10 08:44:52   来源: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查看:1215

中共绵阳市教育技术和信息管理中心党支部在绵阳市委教育工委和教育体育局党组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工作主线,狠抓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为人民办实事。我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得到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在成都召开的“四川云教大会”上,李栋副市长就绵阳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三强化三坚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大会作了经验交流。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统筹推进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和推进机制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市教体局成立“四川云教”项目工作专班,统筹教研、电教、督导、师训等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出台《绵阳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以“三个课堂”建设为重点,解决了薄弱学校因师资结构性缺乏导致课程开设困难的问题。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出台激励政策,如明确“四川云教”主播学校的教师从事网上教学时间视为支教时间,承担云教工作的教学、技术团队教师工作量按1.5-2的系数计算等。加大财政投入,近三年市财政共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用于提升网络教学环境和录播教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是突出教学管理和结果评价。每学期期中、期末对主播和接收端学校的教学教研进行指导、督导,将实施“四川云教”纳入年度对县市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

二、强化过程管理,坚持整体提升

一是把云教环境标准化贯穿始终,提升建设水平。高标准遴选各学段优质学校承担“四川云教”主播学校任务,高标准配备录播设备、组建教师团队。全市有5所主播和35所接收端学校,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主播学校辐射全省17个市(州)242所接收学校,主播学校数量排全省第二、辐射学校数量超过全省1/5,共有178位老师参与主播教学,为全省提供7836课时优质课。二是把直播教学规范化贯穿始终,提升管理水平。印发《网络直播工作方案》《直播课堂硬件使用和保障规范》等文件,规范直播课堂教学的常规运行管理。组织分级分类培训20余次,参培人数达2000余人次,有效提升各联盟学校直播课堂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三是把教学相长常态化贯穿始终,提升教学水平。主播学校教研成果丰硕,云教教师团队科研成果获省、市级奖项100余项,发表论文、课题立项60余篇(项),100余节课例获部、省级奖励。接收端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4100余名教师学习到了全省优质学校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模式,5.7万名学生学习到了远端学伴的学习方法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强化拓展应用,坚持创新赋能

一是拓展云教模式应用,创新赋能“双师教学”建立“1+N”模式的优质教育资源应用服务联盟,形成以主播学校为中心,接收学校为成员的互联共享联盟体系,主播课程及配套资源免费开放、实时共享,构建“双师教学”新模式。二是拓展云教覆盖范围实现四级联动”。在全市遴选优质初中、小学6所,每个年级选择一个班作为主播端,统一配备录播设备,将课堂教学同步传输到全市中小学。今年市财政安排资金300万用于网络教学,并列入民生实事项目。三是拓展云教课程内容,实现“全面培养”以主播学校名优教师为依托,聚焦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阅读指导等主题,持续开展周末网络直播课30期,观看人数达90余万人次,单节课观看人数最高达12万人次,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编辑: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